对比Boss直聘重复重复重重复的洗脑广告,你觉得如何?
听说最近很多小伙伴都患上了“电梯恐惧症”,每次上下班走进电梯前,都要给自己加油打气:“坚持住,你行的。”
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世界杯洗脑广告火了之后,在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路上一去不复返的Boss直聘广告。

(世界杯加油篇)

好在,同一个行业,不同的审美。今天小虎来和大家聊聊招聘界的一个宝藏boy——智联招聘。
踏着春季跳槽季的脚步,智联招聘宣布与50岁的矮大紧高晓松(小编说:点击此处查看高晓松的明星消费影响力)。组成“智”招cp,以“上智联,你更值”为宣传口号,助力迷茫的求职青年找到自己的价值,顺利与职场2.0时代握手言和。

高晓松牌“未来规划师”,更懂当代求职者
提到高晓松,就会想到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很多年轻人曾把它当做朋友圈的个性签名,每隔几个月就要高喊着“逃离北上广”,可去到远方之后,却发现生活更迷茫,以至于这句话渐渐有沦为“毒鸡汤”的趋势。
但其实不然,高晓松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涯前半生,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澄清——音乐人、制作人、导演、编剧、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等等,原来,生活始终有诗与远方,勇于发现人生更多新可能、挖掘自身更多价值,你身上自然会透着诗与远方。
以此为切入点,智联招聘2019全新的品牌广告片,安排高晓松担任“未来规划师”,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迷茫不前的求职者们,娓娓道来他的一些过来者言。
望远镜最远看到137亿光年,你的潜力测算不完,想占据最耀眼的篇章,心里有光,就努力发光,在生活之外,寻找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随处都是远方,不甘于现状,你值得更懂你的职业发展平台。
广告片延续了高晓松一贯个人语言魅力,不急不躁,正如他对于青春的通透定义——年轻时的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引用不同的例子,将一个问题升华到社会乃至世界的高度。
永远聚焦于无穷远处的望远镜,象征人的潜力永无止境;徜徉书海的放大镜,隐喻不想掩埋在人群中,就努力发光;海纳百川的世界地图,提醒年轻求职者,忘记年龄与身份的局限,重要的是寻找自我的潜在价值。
没有刻意贩卖焦虑和恐慌,而是通过文案层层递进,有理有据,引发当代求职者心理共鸣。

在高晓松一人分饰两角的自然演绎下,视频结尾处出镜的智联招聘APP,与其说是目标用户迷茫现状的解决者,不如说是一位儒雅、智慧的引领者。
自此,主攻年轻人市场的智联招聘,会找上高晓松这位并不年轻的代言人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方面,两者在未来职业规划上,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一位是半百知天命的好奇者,曾经影响过世界,现在想要影响世界的人;一个是国内最早的职业发展平台,曾经为每一个求职者推荐精准的高薪职位,如今洞察到当代年轻人的日常困惑,想要转型升级,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另一方面,对当代求职者来说,高晓松身上有着言传身教的巨大影响力和信服力。
选择代言人,人心比流量重要。在追求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比起一位养眼的偶像,用户更需要的是一个有才华,有经验且有魅力的长者。他不用多帅,但能够更懂你的价值,并能从精神和行为上引领你走出困境。
在这一基础上,被年轻人戏称为“大紧老师”的高晓松,显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朋友圈使用的早高峰时期,智联招聘线上TVC最终收获了微信史上用户停留最久的广告之一的好成绩,深度解析职场话题引发强烈共鸣的同时,促使用户二次传播,对品牌高度认可。
有趣又有料的线下场景,让职场每一站都值得
信息爆炸时代,网上信息过于碎片化,想要与目标消费者之间展开面对面的互动,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品牌营销,还需要回归到线下场景中来。
因此,为了配合线上的TVC宣传,将“上智联,你更值”的品牌主张更准确地触达到目标用户,实现产品、品牌与代言人的高度融合,智联招聘还在线下地铁站、电梯间、楼宇、电影院等多个当代职场人日常生活娱乐场景中,投放了两款不同风格的海报。
一款以天蓝色为主色调,文案简短而富有诗意,搭配代言人高晓松充满亲和力的神态动作,既以代言人与海报调性的反差感 ,吸引快节奏生活的路人驻足观看 ,又向目标用户传递了品牌年轻化的新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把生存变成生活,用高薪追求心的远方”,“上升太慢?你值得更快升职”等围绕“值得”展开的职场新理念,也得以有效地传达给目标用户,收获他们的好感与认同。
另一款则以的黄色为主色调,给人以宁静、稳重、平和之感。通过制作高晓松主持的王牌脱口秀节目《晓说》的兄弟篇《高晓松告青年说》,把代言人的IP价值发挥到最大。

同时,海报将职业规划比作地铁,每一站均有一则扎心的晓说长文案引领着,不仅戳中用户求职痛点,还为他们带去“让职场每一站都值得”的场景沉浸式体验。
广告是一门艺术,艺术负责不停地创造新的价值
会写智联招聘和高晓松跨界联合营销的契机,是近日在网上冲浪时,刷到了网友查理吵剪辑的一支《年度最烦人广告》,将一些大家熟悉的国产洗脑广告推向风口浪尖。
精神力强的小伙伴不妨来欣赏一下:
很多网友看完后表示,这才是最应该被投诉的广告形式,一味的咆哮、重复,对社会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精神污染。
由此可见,只求让用户记住,不注重品牌的口碑的复读机广告,迟早是要失去人心的。
而广告本该是一门艺术,准确来说,是一门“商业”的艺术。它要求着无数广告营销人们带着镣铐跳舞,为广告主带去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整个社会创造输出更多正向的价值。
虚假、打性插边球、价值观错误的广告不该有,只注重个人利益,对用户产生精神伤害的,也是万万不能有的!
本文转发自4A广告网(ID:AD4Anet),不代表CBNData立场。已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