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慢慢从愿景走向现实。
这两天,寒潮几乎席卷整个中国,大部分地区迎来降雪,在人们冷得直哆嗦,把自己裹成小肉丸的同时,滑雪爱好者却兴高采烈,热情地迎接他们眼中最好的季节,又是一年滑雪时了。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滑雪这种一度昂贵且小众的运动近年渐渐盛行开来,愈加成为一股流行风潮,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
且加上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的助力,“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慢慢从愿景走向现实,即使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没能打击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以及我国滑雪产业潜力的释放。
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国 2022 年冬奥会就将拉开帷幕,滑雪行业的发展或将登上新高峰。
疫后迎来滑雪热潮
因此滑雪产业的发展周期与自然年存在一定的错位,一般用“雪季财年”,即把当年的 5 月 1 日至下一年的 4 月 30 日作为统计口径更能有效还原每一时期滑雪产业的发展实况。
据统计,2018/2019 雪季财年的滑雪人次就已突破 2000 万人次,受到疫情重创,2019/2020 雪季财年的滑雪人次大幅下降,而 2020/2021 雪季财年为 2076 万人次,相比 2018/2019 年度的 2060 万,增长 0.78% ,已恢复并超越疫前水平。
目前,滑雪者仍以男性为主,35 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七成左右,其中又以 25-34 岁的企业白领居多,24 岁以下的学生群体较少,这或许与滑雪运动目前价格仍相对高昂有关。
从收入层级来看,单月收入过万的滑雪者占比达 43.3%,这部分人收入相对较高,消费升级意愿较强。
滑雪装备及培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滑雪运动之所以长期处于相对小众地位,与其门槛较高不无关系,一套滑雪装备的价位就将许多人挡在门外。
滑雪装备可细分为滑雪靴、滑雪服、滑雪板等产品。滑雪装备大多价格不菲,即便是入门级产品,一整套价格也接近 3000 元。
买完装备,要掌握滑雪技能,少不了学习。但像游泳等户外运动,即使不去室内场馆,还能找一片安全的水域让长辈教授;而滑雪如果不去室内大型场馆付费学,就得大冬天跑东北了。
而滑雪培训的价格,即使是小班教学,一次全天授课也要 500 元起步,几节课下来也是笔不小的支出。
从 2014 年到 2019 年,中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从 32.2 亿元增长至 117.5 亿元,扩大了近四倍。滑雪培训市场规模从 42 亿元增长至 69.1 亿元,年均增长 10.47% 。
滑雪场显现马太效应,多家滑雪企业获资本融资
2000 年,全国滑雪场仅有 50 家,到 2019 年,已增长至 770 家。同时,我国滑雪相关企业数量也不断上涨,从 2014 到 2020 年,已经翻了四倍。
2020 年中国室内滑雪场已达 36 家,数量上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据《 2020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统计,排名第二到第七的印度、芬兰、荷兰、英国、德国和日本,加起来也就 41 家。
中国室内滑雪场不仅在数量上傲视其他国家,在面积上也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哈尔滨、广州与成都的三家融创雪世界即斩获世界前三,前十榜单中,中国的室内滑雪场占到了五家。
同时,10万人次以上以及 15 万人次以上雪场的滑雪人次占比相比 2018 年及 2019 年有大幅度提升,表明滑雪人次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资本的进入让滑雪市场越发完善,2022 年的冬奥会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注定使得滑雪运动的魅力向全国扩散开去。
本文转载自时代数据(ID:datagoo),已获授权,版权归时代数据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