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蔚来能靠品牌和产品敲开欧美市场的大门,意义不下于华为高端手机在欧美市场的热销。
5月6日,蔚来正式宣布进军挪威市场。
首个蔚来海外服务与交付中心,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黄金地段,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今年9月正式开业。
同在今年9月,蔚来将在挪威完成首款车型ES8的交付,ET7则将于明年正式进入挪威市场。
蔚来同时宣布,会将国内有口皆碑的直营销售与服务网络搬去挪威——蔚来在挪威市场也将提供移动服务车、上门取送车等服务,并构建完善的加电体系。
今年,蔚来欧洲版充电地图和首批4座第二代换电站将投入运营。
2022年,蔚来将在挪威五座城市建设换电站,并在挪威卑尔根等四座城市建设四座蔚来空间(NIO Space),将售后服务覆盖挪威全国。
进军挪威,标志着蔚来终于踏上了成为全球化车企的试炼之路。
在全球车企电气化转型的竞争中,挪威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就在蔚来官宣进军挪威前不到24小时,福特刚刚在挪威交付了第一辆Mustang Mach-E。
为了将有限产能调配给挪威等欧洲市场,福特甚至不惜减缓了美国市场的交付速度。
而福特的“光速交付”,或许会让通用感到难堪,因为通用汽车今年超级碗大张旗鼓打出的广告,凯迪拉克Lyriq的目的地恰好也是挪威。
正如李斌所说,挪威是全世界对电动汽车最友好的国家。
从经验和常识判断,冬季平均气温只有-6.8℃的挪威,本不适合发展电动汽车,但事实恰恰相反,挪威目前是全球人均电动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国家。
2018年,挪威电动汽车人均拥有率为55‰,远高于美国的3.4‰和中国的1.6‰。
今年4月,挪威纯电动乘用车新车销售占比高达54.9%,如果算上插电混动乘用车,更是高达80.1%。而在刨除混合动力车型之后,挪威的纯燃油车市场份额只有12.9%。
挪威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新车销售100%电动化,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汽车零碳排放的国家。
截至去年年底,挪威全国已建成1100个公共快充站和7500座公共普通充电站。
挪威南北跨度有1700公里,人们如今可以开着电动汽车一路向北自驾前往北极圈,因为只要沿着主干道行车,每百公里都有2-3座充电站,就连北极圈内的公共充电站也已串珠成链,更别提通往夏季避暑胜地和冬季滑雪胜地的公路,更是建设了密集的充电设施。
没有续航焦虑,在挪威开电动汽车就非常幸福,而且,挪威大部分公共充电站都可以免费充电,电动汽车享受的福利还包括免道路通行费和免停车费,甚至还有走公交车道等出行特权。
因此,挪威的市场体量虽然不大,但对电动汽车的包容程度却非常高。
挪威市场今年4月的销量数据刚刚出炉,1-4月纯电动汽车销量榜前7位,分别是:
大众ID.4(2684辆)、特斯拉Model 3(2570辆)、奥迪e-tron(2450辆)、极星2(1730辆)、日产聆风(1678辆)、奔驰EQC(1591辆)和MG ZS EV(1047辆)。
不难看出,挪威市场云集了德(大众、奥迪、奔驰)美(特斯拉)中(极星、MG)日(日产)四国的车企巨头,堪称电动汽车全球竞争的试炼之地。
蔚来并不是第一家进入挪威市场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去年12月6日,100辆小鹏G3i向挪威28个城镇的用户完成了交付,今年2月初,又有209辆小鹏G3i由广州发运挪威。
而在今天的挪威战略发布会上,蔚来并没有公布具体销量目标,但此前他们曾透露,计划今明两年在欧洲销售7000辆电动汽车。
这个目标其实略偏保守,抛开缺芯、产能等供给端因素,从挪威车型销量榜看,蔚来主打的豪华电动SUV,很对挪威消费者的胃口,而从产品力看,国内用户的口碑和销量已经证明,蔚来ES8的产品水准其实比奥迪e-tron、奔驰EQC都要高上一线。
挪威市场的消费能力也很强,就连福特Mustang Mach-E,售价也从41.2万克朗(约合32万元人民币)-54.4万克朗(约合42.3万元人民币),远高于中美两国。
不过,挪威毕竟只有529万人口,在蔚来的出海版图中,最终只能扮演一块跳板,从始至终,蔚来海外市场的首选目标还是美国。
2015年,蔚来就在美国加州圣何塞市成立了北美总部,主要承担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2019年,蔚来资金最吃紧的时候,北美总部一度裁减掉42%的员工,但北美总部最终得以保留。
2018年,蔚来ES8上市不久,时任蔚来CFO的谢东萤也曾表示:蔚来将于2020年销往美国。
只是在中美贸易争端及疫情的影响下,蔚来不得不临时调整了出海计划。
但是,蔚来始终没有放弃进军美国的目标,领英此前还爆出过招聘信息,蔚来正在招聘一个中高级管理岗,负责带队拓展美国市场业务。
相比欧洲消费者,北美消费者对蔚来一点都不陌生。
今年1月,CNBC做了一期报道,题为《Can Nio Become The Tesla Of China(蔚来会不会成为中国的特斯拉)》,YouTube播放量过百万。
从评论不难看出,许多美国人是通过炒股深入了解了蔚来,还有许多人声称靠蔚来股票赚了不少钱,只要蔚来北美上市,一定买上一辆表示感谢和支持。
当然,对中国人来说,即便不是蔚来的拥趸,也会对蔚来的全球化前景充满好奇和期待。
毕竟,蔚来不仅是中国市值最高的造车新势力,也是车型售价最昂贵的中国汽车品牌,而在所有打入全球市场的中国品牌中,不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其实屈指可数。
假如蔚来能靠品牌和产品敲开欧美市场的大门,意义不下于华为高端手机在欧美市场的热销。
本文转载自敲黑板(ID:qiaoheiban8),已获授权,版权归敲黑板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