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七夕营销集体翻车,为何认为中国市场爱土味?

奢侈品为迎合中国市场做出大胆尝试的同时,更应顺应中国文化。

怀石局部观察2020年8月12日

土味盛宴,前有LV,后有巴黎世家

七夕情人节快到了,各大奢侈品牌拿出了本届参赛作品,万万没想到,以时尚先锋闻名的巴黎世家(BALENCIAGA)这次靠土味出圈了。

他家的广告大片一出,被网友“吐”上微博热搜,从早上挂到晚上,热度丝毫不减。看看这80年代QQ秀配色背景,加上大量的土味紫、粉红、绿色,让人置身城乡结合部影楼拍摄地,土味暴击。

想给他配上“怎么也飞不出,这花花的世界”歌词。加上5毛特效大概是这样:

 跟我妈每天的早安问候一模一样。

咋一看我以为是网友黑这个品牌,故意P的图,尤其是右上角的边框,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设计师能干出来的事儿。

然后我进了他家官网,确认这就是原图……感觉自己的审美有被按在地上摩擦,设计师以前是干拆迁的吧……

这还是当年那个创造出风靡一时的老爹鞋,引得时尚弄潮儿头破血流的巴黎世家吗?

这四款包包,售价都是13900元,有这1万多块钱买点别的不香吗。

前脚,LV在上海的男装大秀刚被人喷完。开场表演了一段中国风的舞龙表演,只是这龙为什么长了一张驴脸?

真正的中国龙打开方式难道不该是这样的。

秀场嘉宾席长这样,人手一把扇子手动降温,请了这么多明星,大家像是来参加家长运动会。

秀场布置有大量的充气娃娃,吴亦凡作为压轴出场,同样背着几米高的人偶。

让观众异常感到亲切,像极了我家超市搞周年庆,门前放肆扭动的气球人。

没有意外,这场秀也被媒体和网友盖章土味。褪下LV的奢侈品光环,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乡村大舞台和地摊经济学。

Dior、Gucci,一个都没落下

除了巴黎世家,其他奢侈品出的七夕限定款也是一言难尽。

同样走中国字风格的Dior,号称用38种不同语言的“我爱你”做了涂鸦设计。

其中一款明星(赵丽颖)上身图长这样

线下实物长这样,售价12000。

而且这个涂鸦,看久了特别像公共厕所门板上写的字。

Gucci作为本届七夕土味王的强势参赛选手,带着他家的苹果印花来了,据官方宣传这个苹果代表着脸红,恋爱的甜美滋味。然而网友却因为这到底是苹果还是樱桃吵翻了。

曾有时尚专栏作家指出从前的奢侈品从来不讨好小女孩,现在却推出一系列时尚单品向所有人兜售少女心。

当Dior和Gucci放在一起甜蜜暴击,你会选左边还是右边?我选戳瞎我的眼。

当然了,LV除了乡村大秀,他还有花式“扑克牌”般的印花七夕单品。

FENDI的满屏涂鸦,看的人只想逃离。

Valentino(华伦天奴)七夕大片里的杨洋和杨紫,说实在的,ZARA都比这有高级感多了。

这一次,华伦阿依莲果然没让人失望。

纪梵希GIVENCHY的单品一出来,实在无法分清这跟华伦阿依莲有啥区别。

看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奢侈品七夕定制三要素:爱心、涂鸦、红色。套路是这样的,先弄一个大红色,再画个大红心,中间必须用中文写上我爱你

奢侈品玩“中国风”,为何频频翻车?

高饱和的色彩、密集的字母,本是西方不富裕的青年们彰显个性的叛逆标识,如今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奢侈品上。不得不承认,这是老牌奢侈品向消费主体年轻化的低头行为。

《2019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报告》显示,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就是年轻人,35岁以下消费者的比例高达78%,零售额的贡献也达到了74%。

这些尚未被学区房和奶粉钱毒打过的年轻人,愿意吃泡面攒钱或者透支花呗,去背上一款看上去体面的奢侈品包包。

诚如保罗·福塞尔在《恶俗》里说得那样,这些“拥有之荣耀”通常会附着在一些要价极高的东西上,并以人群中当中最没安全感的人为目标。

商品上印着的文字信息,连接着穿着者自我剩余的意识,代表他们渴望与这个品牌代表着的阶级同行的世俗心态。所以,醒目的大牌Logo不断复制粘贴,成了最快的财富密码。

而我们之所以这么讨厌巴黎世家的土味广告,是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地摊产品,却试图卖出天价,贵得离谱,土得掉渣。

▲左为巴黎世家曾推出的挎包,售价26000元;右为LV中国定制款

而且大多数奢侈品设计师们所理解的中国风,无非是迪士尼版花木兰的吊梢眼、穿金戴银胡乱堆砌、以及大红大绿的配色。

各位奢侈品大牌,急于掏中国人钱包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投其所好,掏其钱包,对于品牌而言无可厚非。

问题就在于,这些奢侈品大牌,怕不是对中国文化有什么误解。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这些面向中国人“特供”“限定”的奢侈品,总是透着一股敷衍的土味。

想要赚中国人的钱,就得用心研究一下中国文化和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现在这种地摊审美,中国人是不会买单的。

有时候也不是外国人不想好好答题,而是他们答偏了。

水果姐Katy Perry在2011年AMC颁奖典礼上穿的礼服。整体造型非常美,只是裙子上的绿色经济……呃,你高兴就好。

2015MET GALA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慈善舞会),当时的红毯主题是中国风。莎拉·杰西卡·帕克的新娘头饰,咋一看这不是红色福娃的头吗?我们中国人真的不戴这些……

巴宝莉的2019年中国区新年海报,废墟般的背景,灰色的冷色调,模特的冷漠脸,硬生生把合家团圆拍成了“鬼片”。

对于喜爱用冷漠脸、暗色调的西方审美而言,忽略了中国新年的内核是热闹和高兴。

而这款巴宝莉中国风福字围巾,又在不该热闹的时候,强行热闹了一把。

巴宝莉的水土不服,究其原因是国外品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错误,以及中西方审美的差异。

D&G于2017年的一组平面广告,把模特和淳朴的群众放在一起,有种怪异感,也被质疑有丑化国人的嫌疑。

看到日本同期的广告画面,随便一张里的路人,都是又酷又美,才明白过来这种膈应人的气氛是怎么回事。

早年,NIKE推出过狗年限定款,在鞋尾标上一对耿直的“獒”字,只不过容易被人看成“奠”字。真,祭奠我死去的时尚。

求求外国设计师们,麻烦你们请个中国顾问好吗?你们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太深了!

 

本文转载自局部观察(ID:jubuguancha),已获授权,版权归局部观察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