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测试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这相当于把用户当作小白鼠做实验。
为了续命,富人可以多疯狂?
2018年,有四位中国富豪为了续命,不惜远赴乌克兰的一家小诊所中,接受一针60万的“注射胚胎干细胞治疗”。
一次胚胎干细胞注射治疗可以年轻5到10岁,注射6次以上,就能让身体机能年轻30岁。这是他们不惜重金愿意来打“最昂贵的针”的初衷。
在他们看来,只要有可能延年益寿,他们就愿意花上400万买年轻30岁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最终有没有效果不重要,只要没副作用就行。
但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些富豪们注射的胚胎干细胞,实际上是来源于自乌克兰女性无偿捐献的堕胎产物。
至于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为了续命,富人可以多疯狂?
何鸿燊的补脑针,李嘉诚的长寿药,贝德福的冰冻人……
茶余饭后,早已为人津津乐道。
人们为长寿不计成本,精明的商人自然不会白白错过这一庞大的商机。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全国上下都热衷于气功、养生的年代,日本那边来了个卖保健品的老头,以自创的“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的头衔,先后几次率团考察研究广西的一小山村——巴马村,后宣布巴马为“世界第五大长寿之乡。
而后,各种打着“巴马”旗号的养生馆、养生产品专卖店,层出不穷。就连当地的空气、水、土特产和楼盘,也被包装为可养生延寿的法宝,被兜售一空。
当然,都2020年了,这些养生延寿的方式早已被时代抛弃。现在时兴的方式,早已是利用不断升级的基因组学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来实现。
而目前,在数以万计的延寿产品中,关注度较高的是三种跟高科技关系较为密切的物质:P62蛋白、二甲双胍、NMN。由于这三种物质已经被科学家们证实,能够帮助实验对象延长寿命,有的物质已经被成功研发为产品。
比如NMN等物质,有报道称其已被认为是一种具备抗衰老功能的保健品。与国内疯传的干细胞、羊胎素等虚假概念不同,NMN早在多年前,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Cell、Nature等,就从激活干细胞、稳定端粒和修复DNA等角度揭示了其抗衰老的机制。而美国宇航局NASA甚至利用其修复DNA的功能,保护宇航员免受宇宙射线的损伤。
然而,早在几年前,一个普通人按正常剂量服用NMN的话,一年至少要花费156万元。虽然没有多少人能拒绝多活几年这一诱惑,但这一价位,也注定了NMN只有一些顶级富豪才能消费得起。
而所谓的NMN,其实是NAD+一种直接前体,在2013年,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David Sinclair发现其具备逆转衰老的功效。彼时,虽尚无安全研究,但狂热的Sinclair教授已开始带领全家服用,包括两只狗。50岁他在《波士顿杂志》采访时表示,通过服用NMN,他的生理年龄只有40岁,逆生长了10岁。
其实,最早的NMN保健品,要追溯到2016年,由日本的新兴和公司首次完成制备并成功推出。不过,彼时的NMN保健品售价很贵,在京东上60粒150mg的NMN产品售价高达22588元,比其他产品的10倍还要多。
而后2017年,基因港的NMN产品横空出世,并以60粒150mg,售价为1500元,大举降低了“神药”的门槛。
2018年,美国Herbalmax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NMN保健品。据相关数据,Herbalmax公司将单粒保健品的NMN含量提升至160mg,而60粒的产品售价也提升至2980元。
基因港公司创始人王骏教授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说:基因港的目标是让国人以每天一杯奶茶的价格实现抗衰老。若真是如此的话,按照一杯奶茶30元的价格计算,基因港公司仍需将当前销售的NMN产品价格下调98%,才可能达到这一目标。
知乎认证博主悉尼大学药剂学孙博士,曾提供一张国内某原料厂对大批量NMN的报价图,按照图中NMN/kg的均价在1300美元来计算,一瓶NMN的原料成本价格仅为82元人民币。
某业内人士称,市面上大部分的NMN产品几乎都是胶囊或者粉剂,从原料到成品几乎不需要任何加工也没有科技含量,而且因为没有质量标准,这些NMN产品甚至可以省去比如稳定性检测的费用。“所以论成本来说,这些产品的成本还不如一些比较昂贵的原料,比如特殊制剂的姜黄素之类。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也表示,NMN的概念从去年就有人炒,今年主要是金达威这家企业销售的这款产品上市了,所以炒得非常厉害。“这就跟之前炒玛卡、冬虫夏草、铁皮石斛等等,玛卡之前炒的时候一千多块钱一斤,现在一块钱一斤炒菜吃,这都是一轮一轮的炒概念。”
号称“长生不老药”的NMN是不是智商税?
需求有多大,市场就有多疯狂!
在资本市场上,NMN概念股也趁着近期牛市的狂热情绪,应声躁动。
这两个星期,一做饲料的上市公司金达威,就借着旗下的Doctor’s Best牌在天猫旗舰店上试推1000瓶NMN产品消息刺激,连续五个交易日封板,狠狠地爆炒了一把,并获得超百亿市值增长。
就是这样一瓶含量仅160mg,售价却为1599元/瓶的保健型产品,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限售1000瓶就能拉动百亿市值增长的神话,恐怕也只有在当年互联网浪潮中才有可能发生。
有时,还真不得不佩服这个魔幻世界里的商业逻辑。
当然,长寿药概念的疯狂,除了有富豪在追捧消费外,这一轮的推动,也主要是源于各大研究机构与投行,纷纷在猛吹这些抗衰老市场的未来。
华尔街著名投行美银美林,在其2019分析报告中就称:未来10年最值得投资的是致力于"延迟人类衰老"的公司。而其他相关数据也称,全球范围的健康关注度,目前已支撑起1900亿美元左右的抗衰老市场,明年抗衰老市场还将扩大至2160亿美元。
在国内,各大券商更是狂吹:NMN市场在国内至少拥有上千亿的增长空间,若是谁能提早占据NMN行业的头部位置,国内很可能会再次诞生一个市值过超千亿的生物制造公司。
然而,由于大众对国内保健品持有的偏见不低,像某利、某崔莱这些品牌,就频繁被媒体曝光涉嫌以交会员费、拉人头的方式进行传销,整个行业发展体系的不成熟,也导致了猥琐发育,成为了多数品牌的真实发展常态。
当然,对于像NMN这类“延缓衰老”的产品,其实也同样乱象横生。
由于保健产品毛利高,但非刚需,在打开市场销路时,更多需依靠强营销手段来支持。而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良商家在宣传上大蹭NMN关系,不仅在品牌宣传上,高调引用David Sinclair博士的研究成果和李嘉诚的投资来站台,在销售过程,商家更是在宣传语中大量使用“抗衰老”、“逆龄”等词语,夸大使用效果。
更甚者,有些更是挂羊头卖狗肉,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直接打着“艾沐基茵”“港基茵”的名义,仿冒基因港的明星产品艾沐茵。
曾就有媒体报道,许多所谓的国际NMN品牌,不过只是从中国购买原料,然后国外贴牌,再以“洋产品”的身份返销国内,有的公司地址甚至在设在仓库。所以,一些所谓的“国际大牌”,其实所在国并无销售,似乎专门为围猎中国人而来。
悉尼大学某药剂学博士也曾在知乎上发表了这样一则看法:
网络就是一大染缸,充斥着各种民科和商业利益体,这些组织在发表文章和观点的时候会在很多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掺杂着对自己产品或者利益相关的误导性信息。比如某港产NMN,搬用了我在《衰老细胞》一文中的大量内容,同时在后面关键物质的地方篡改并加上了自己产品的宣传。
同时,孙博士也曾在中国经营报的采访中透漏,目前有关NMN的人体临床研究非常少,唯一一篇公开发表的临床报告并没有测得NMN在体内引起的NAD+水平变化,也无从证明相应产品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有益影响。
而考虑到缺乏人类临床效果证据、安全性证据和国家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认可,在孙博士看来,NMN起码在现阶段不应该被认为是合格的保健品上市售卖。“NMN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测试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这相当于把所有的用户都当作小白鼠做实验,是不道德且不负责任的行为。”
无独有偶,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也认为,“目前并无人体试验证据证明服用NMN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这种论证将非常难。”长城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NMN/NAD+的抗衰老、DNA修复等功效及机理尚未大规模临床应用于人类身上。
尽管缺乏人体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证据,但这并未妨碍“不老神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而这部分人也认为,NMN过去因价格昂贵,只流行于富人和精英阶层,加上宣传的滞后,也使得消费者接触到真正的NMN产品的其实不多,因而也导致其应用一直受限于科学认知。
但不管如何,几千元一瓶的“长寿药” NMN,究竟是神药,还是收割“智商税”?
这取决于你钱包的薄厚,对于一些花得起钱的人来说,几千元一瓶的保健品,不过只是一次大保健的费用,人家开心就好。但对于普通中产而言,如果你妄想通过这些膳食补充剂,来延衰增寿,先不说产品有没有功效,单一拥有这想法,你就已开始被收割了。
当然,也希望大家能正一首健康打油诗所言:“气色财权四堵墙,许多傻子里边藏。若能跳出高墙外,不是神仙也寿长。”
文章部分资料和观点参考自:
《3000元一瓶“不老药” NMN是神药还是收割“智商税”》中新经纬
《价值陷阱? 哈佛长寿药NMN止涨跌停 曾风靡富豪圈》朱邦凌
本文转载自花边科技(ID:huabiankeji),已获授权,版权归花边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