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老年人真实需求、将老人当“韭菜”的市场环境下,无法诞生真正的银发经济巨头。
老人鞋帝国的崩塌

图片来源:足力健官网
银发经济,没有巨头?
数据显示,中国银发经济市场广阔。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社会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总人口的14%~21%,就会被称为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达到31031万人,占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以此来看,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而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银发经济课题组预测,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19.1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的27.8%,占GDP的9.6%。
这些现象与数据共同指向了一个事实:一个由老龄化推动的20万亿的银发经济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在银发经济的温床上,也滋生出许多看不见的“隐形巨头”。比如,播客节目《中国好生意》曾披露,浙江安吉有一家银发经济企业,以昂贵的磁疗床垫为主打产品,仅仅在两三个省份运营,年收入已经接近30亿,净利率高达30%。
这家隐形巨头的成功秘诀在于颠覆传统产品销售模式,通过免费旅游让老人体验产品,“在旅游的过程中会安排签潜在购买者住进自家开的酒店,酒店里用的就是他家的磁疗床垫,几乎不会强行推销”。它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线下拉客,选择远离聚光灯猥琐发育,反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庞大的银发经济市场,为何难以诞生能够行走在阳光下的巨头?
《老,无所“依”|青山资本2025年度研究报告》指出,3亿+老年人的消费市场是一个待开启的巨大盲盒。不过它并非一个统一市场,而是传统与现代交织、分化与升级并存的复杂市场。
一方面,老年人确实有钱。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累计财富达78.4万亿元,人均财富约为 26.4 万元。与此同时,老年群体储蓄率高达60%,几乎是居民整体储蓄率的两倍。
但另一方面,长期存在的城乡、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居民与职工保险之间的缴费差距,使得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呈现出根深蒂固的分化。
根据财政部、人社局和国家统计局数据估算,在中国近3亿退休的老年人中:有大约2000万人为机关单位退休金领取者,占比约5%,领取月均6243的退休金。有约1.2亿为企业退休人员,占比40%,平均每月领取3271元。有约1.7亿为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者,占比55%,平均每月领取223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分别是城乡居民的28倍和15倍。在老年消费群体中,低资源、低能力的老年消费者占据了很大比重。
在此情况下,中国银发经济呈现出供需错配的现象。养老机构曾吸引众多资本涌入——2020年至2023年间,全国养老机构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达到36万家,床位数突破800万张。
然而,《北京市养老机构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在剔除未收住老年人的机构后,全市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仅为45%。2024年,南方都市报报道了广州某地的养老机构出现倒闭,许多地方的养老机构经营困难,也面临关闭风险,暴露出行业盲目扩张的后遗症。
事实上,《老,无所“依”|青山资本2025年度研究报告》也指出,根据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仅有15.8%的老年人每月能承受3000元及以上的养老机构费用,有超过80%的老年人无法负担养老机构。
在此情况下,养老机构很难覆盖更广泛的人群。以国内养老社区头部机构——泰康保险旗下泰康之家为例,目前在全国完成36座城市43个项目布局,其中有22城25个社区开业,在住居民近17000名。

图片来源:泰康之家官网
由于泰康之家养老社区一直以来采用拿地新建的重资产模式,对资金投入规模要求极高。近五年来,泰康保险年均在建工程投入资金超60亿元,投资资金累计超600亿元。并且,随着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养老社区运营成本也在逐年增加。数据显示,泰康保险医养康宁业务2022—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1%、22.3%、12.3%,呈下滑趋势。
除了养老服务外,随着年龄增长,不少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养生和保健品等大健康领域的市场迅速增长,但市场鱼龙混杂,也难以跑出巨头。
在养生保健品领域,汤臣倍健于2002年将膳食补充剂这一概念系统引入中国非直销领域,自此开创了一个属于汤臣倍健的时代。2021年5月,汤臣倍健总市值突破600亿元大关,成功超越美国保健品巨头康宝莱成为全球第一。
在渠道方面,汤臣倍健在发展早期将零售药店等非直销领域作为主攻方向,并利用“专柜+营养顾问”的销售模式迅速占领了药店、商超等线下市场。在药店渠道的信任加持下,汤臣倍健产品维持着较高的售价水平,毛利率稳定在60%以上,药店渠道几乎成为汤臣倍健的“提款机”。
但自2020年以来,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个人医保账户不得用于养生保健消费,保健品在药店渠道的销售开始受到冲击,渠道为主的汤臣倍健受到了明显的冲击。仅2024年一年内,汤臣倍健经销商数量就减少了200家。2025年第一季度,汤臣倍健线下渠道收入降至9.88亿元,同比下降42.62%。曾经的VDS一哥随着新兴电商平台的崛起,正逐渐丧失光芒。
在汤臣倍健之外,更多的保健品公司采用的直销模式,利用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的特点,将普通产品包装成“养生神器”,通过讲座营销、情感诱导等方式高价售卖。更有甚者以“养老投资”“旅居康养”为名,行非法集资之实。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2024年保健品投诉案件中,虚假宣传占比超70%,涉及传销模式的资金类案件同比激增150%。
进入2025年,这样的案例仍屡见不鲜。今年7月,央视财经《财经调查》栏目接到消费者反映,市场上有人打着“银发经济”的幌子,专做坑老骗老的勾当。这种骗局隐蔽性极强,消费者想取证举报困难重重。
央视财经记者发现,不少老人为了领到免费的鸡蛋,扫码进了一家家“私域”直播的微信群,群里每天发布直播链接,引导老人购买价格虚高、虚假宣传的各种药品、保健品……这样的公司不在少数。
无视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将老年群体当成“待收割的韭菜”,加上并不均衡的老年人财富水平,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能够诞生真正的银发经济巨头?
本文转载自蓝鲨消费(ID:lanshaxiaofei),已获授权,版权归蓝鲨消费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2024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8000+消费者调研、100+专家智囊、3000+家企业的深度剖析为基石,从八大维度解码市场本质,于六大视角锚定未来趋势。这份20万字的专业报告将成为消费产业迭代的“晴雨表”,也会是企业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长动能的战略指南。
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