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进商场”的红利,在于能否将糖水融入日常场景,并形成稳定的生意。
在当下,某个业态的热与冷,仿佛都在一夜之间,等你反应过来,已然遍地开花,或是偃旗息鼓。
比如今天要聊的中式糖水铺,与各大烘焙并肩,突然成为各大商场的招商座上宾。
但中式糖水的特殊,在于它并非一个新概念,而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小吃品类,严谨来说,属于粤菜系。
大湾区叫「糖水」,外省人统称「甜品」,潮汕地区有点不一样,叫「甜汤」。
满记甜品和鲜芋仙都熟悉吧,属于连锁甜品中的OG,早在2010年之前就进入内地市场了。
但也就是近两年,场景创新的竞争与资本助推下,中式糖水品牌快速铺开,势头很猛,甚至隐约有取代茶饮的意思。
那中式糖水究竟是靠什么火起来的?这就来聊聊。
中式糖水的底蕴,从岭南走向全国
先看案例:赵记传承,2015年创立于广东江门,一路北上开到东北,门店数量做到650+,放眼全国规模也是遥遥领先。
超级单品「非遗手冲姜撞奶」,入选江门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认证的老字号。
再看8月末刚开业的沈阳铁西万象汇门店:选址商场4楼,十几张堂食餐桌,工作日下午上座率依然不低。
点单小程序里,除了双皮奶、芋圆西米露等传统甜品,还提供了肉酱拌面、红糖糍粑等小吃主食,咸甜混合,科学搭配,吃个甜品,顺带把正餐解决了。
思路打开,没想到糖水还能这么玩。

沈阳铁西万象汇·赵记传承
图片来源:门店实拍
赵记传承算是中式糖水赛道的成熟玩家:广东本土开在社区、学校附近的街边店。
外省选址核心商圈的中高端商场,依托熟客经济、靠高客流获取曝光,通过新中式空间设计吸引年轻人打卡。
不仅老玩家在加快线下布局,新玩家也在迅速入场。
比如糖叙手作糖水铺,2022年起步于江西赣州,策略小店快跑,全国门店数量200+,聚焦华东、华南区域。主推产品同样是糖水+小吃;
RUXU入续鸳鸯糖水铺,茶理宜世2023年新推出的品牌,首店选在广州万菱汇,已进驻广州K11、成都太古里、上海长宁来福士等高能级购物中心。店铺不算多,走小而美路线;
以及2025年4月全国首店落地杭州万象城的怡满分,高举高打。创始团队有茶饮背景,扩张速度更快,短短5个月不到,杭州、上海、长沙都已经铺开了。
从选址逻辑和团队背景看,中式糖水更像一个跨界竞争者:一边抢新茶饮生意,也在分咖啡厅等第三空间的蛋糕;还通过糖水+小吃模式,渗透到了轻食和下午茶的细分市场。
除了在国内市场有一定鲇鱼效应,部分品牌也在积极出海:中式糖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印记,是天然的文化大使。
2023年创立于成都的三旬糖水,今年3月就把海外首店开到了英国伯明翰。
与其在熟悉的环境过度竞争,不如早点进入陌生的蓝海市场,勇于做先吃到螃蟹的人。

英国伯明翰三旬糖水
图片来源:小红书 @Maya
反对科技与狠活,年轻人为治愈感买单
聊完了品牌,我们再来看,为什么年轻人愿意为糖水付费?
首先,年轻人追求的是「朋克养生」:熬夜也要敷面膜、泡枸杞,最好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健康养生。
而中式糖水的原材料有绿豆、莲子、百合、银耳等,自带「养生快乐水」光环,给人一种「总比喝奶茶健康」的心理安慰。
在盛夏点一碗冰冰凉绿豆沙,在严冬捧一杯热乎的姜薯芋圆。这种「因时而食」的古老智慧,给人一种顺应自然、踏实生活的安定感,仿佛身体和情绪都得到了照顾。
这里还有即时满足的消费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如坚持运动、早睡早起)需要日积月累,很难立刻看到效果。
而品养生茶、尝酸奶碗,本身是一种低门槛、快节奏的即时养生行为,能迅速带来掌控健康的心理满足感。
轻食沙拉、代餐奶昔、无糖饮料等产品能火到现在,也是这个逻辑。
表面健康的视觉符号,背后是年轻人在消费降级下的消费升级:从追求好吃到选择养生安慰剂,满足轻盈、无负担的心理需求。
其次,糖水提供了一种情绪按摩和即时疗愈。比如汕心·潮汕甜汤的菜单:消暑草粿银耳汤、清甜水牛乳甜汤,光听名字就很治愈。
小程序选汤底要点「+漂亮」、「+轻盈」、「+健康」,情绪价值给满。
糖水还通常和美好寓意绑定。比如红豆薏米糖水表达「红运当头、事事如意」,红枣桂圆糖水寓意「生活美满、团圆富贵」,很符合当代年轻人热衷玄学的心理状态。

红枣桂圆糖水
图片来源:小红书@养生小科普
门店设计上,多数品牌运用原木色桌椅、暖黄灯光、竹编灯笼等元素,融合古朴雅致的绿植,这样的环境很快会让人放松下来。
高颜值、适合拍照打卡的空间,本身就是吸引年轻人驻足的理由。
开放式明档厨房,也给消费者眼见为实的透明化操作,直接构建了安心的味觉基础。

原木色新中式软装
图片来源:小红书 @小葱是我
最后,中式糖水铺提供了一个比奶茶店更适合坐下来的交流场所。
和即拿即走的奶茶店不同,中式糖水强调手作和古法慢熬,现做现吃口感最佳,堂食的仪式感是外卖无法体验的。
同时,在社交网络泛滥的时代,年轻人渴望有温度的线下互动。朋友小聚、情侣约会、甚至一人放空,糖水铺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又要说到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概念:卖的不是糖水,提供的是有人情味的社交场所。
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一碗甜品的乐趣,这种真实的互动和共同创造的记忆,其情感价值远不是一份外卖所能替代的。
许多糖水铺,尤其是广东的社区店,还融入了街坊邻里的日常生活。
消费者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社区感和人情味,缓解大城市中的疏离与孤独,舒适惬意。

广州陈茶馆
图片来源:小红书 @半熟玫瑰
光鲜亮丽背后,糖水铺又能活多久
在茶饮和咖啡赛道竞争极度激烈的行业背景下,中式糖水作为一个有认知基础、有故事可讲的品类,自然成为品牌和创业者寻求错位竞争的一个选择。
这也是继奈雪、瑞幸后,中式糖水的热度在社交媒体上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中式糖水的优势在于健康化、养生叙事和根植东方「药食同源」的饮食哲学,这是其他品类无法比拟的护城河,与奶茶的高糖、高脂、高热量形成鲜明对比。
但层层剥开我们发现,这个品类和茶饮相比,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新花样。
相似的原材料供应链(红豆、芋圆、椰果),重叠的消费人群(闺蜜、情侣、带娃宝妈),通用的营销手段(高颜值空间、线上传播)。

红豆芋圆奶茶
图片来源:小红书 @微光四季
顾客们购买糖水的消费心理,也和正在流行的烘焙品牌差不多:追求美味和营养兼得,产品带来愉悦感缓解焦虑,奖励自己获取即时满足感。
而品牌在升级,消费者阈值也在提高:以前能让消费者满意的东西,现在不行了;以前能打动他们的营销,现在不好用了。
品牌们不断推出更优质、更有趣、更有性价比的产品来吸引顾客,一方面推动行业向好发展,但客观上也惯坏了消费者,推高了他们的期望基准。
糖水的短板很明显:熬制型产品,产品口味难实现高度标准化,出品稳定性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进而制约品牌的快速复制和规模化。
另一个是消费场景相对有限。糖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视为餐后甜品、下午茶或夜宵,其消费场景和频次相较于茶饮、咖啡等可贯穿全时段的饮品而言,显得更为特定,一定程度限制市场扩张潜力。
水满则溢。市场蛋糕就这么大,中式糖水发展到现在,更像是被马不停蹄的推着往前走。
从品牌角度,赵记传承的成功经验是个思路:卷产品,卷技术,卷出爆款单品。
主打真材实料和古法工艺,深度绑定属地非遗技艺,让文化成为品牌独一无二的护城河。
这样做的好处,能快速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品牌认知,降低决策门槛。
突破堂食空间限制是另外一个方向:比如将甜品预制化,推出短保质期的外带套餐包,满足家庭制作需求;开发瓶装、杯装糖水,切入便利店等即时零售渠道。
对于商场端,糖水品类本身易操作、坪效高、翻台快。
比如打造「甜品主题区」,将有调性的糖水品牌与烘焙、茶饮等业态集中布局,形成集群效应,共同做大甜品消费市场,吸引特定客流。
而且糖水品类目前的盈利能力还不错,毛利率能做到65%,有一定租金承受能力。
但也要考虑陌生市场不宜过多引入同一品类,避免分散客流。要与其他业态互补,而不是喧宾夺主。
从资本市场分析,中式糖水目前市场集中度低,尚未出现绝对的头部品牌。这意味着通过资本注入整合市场、有打造全国性品牌的机会。
另外,单店模型已经有品牌跑出来了。除广东地区外,头部门店月销售额能做到50万元,盈利可观。
供应链维度,糖水和茶饮原材料重合度高,其现有的供应链体系可快速复用,为规模化扩张提供稳定支撑。
高毛利,与茶饮的供应链协同性,走区域代理或加盟模式,是资本涌入中式糖水赛道的核心动力。

阿嬷手作
图片来源:小红书 @好耍SHUA
写在最后
一方面,中式糖水或许是“新茶饮疲劳”后的分流,于商场而言,又成了“低油烟、高颜值、强社交”的流量补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了一个差异化赛道。
对于消费者,它无疑提供了一个更富文化内涵和健康认知的新选择;对于从业者和投资者而言,它则需要运营能力和单店模型的精细化打磨。
用标准化确保出品高效且稳定,用手工化提升品牌的观赏体验和文化温度。这是品牌立足市场的关键挑战,也是核心卖点。
“糖水进商场”的红利,在于能否把一碗糖水变成一种被频繁使用的日常场景,并用标准化、季节结构与差异化形成稳定生意。毕竟,要赚“餐后五分钟”的心智与回头客的次数,而不是一时的爆款。
本文转载自感性城市SCity(ID:zoffzuo),已获授权,版权归感性城市SCity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2024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8000+消费者调研、100+专家智囊、3000+家企业的深度剖析为基石,从八大维度解码市场本质,于六大视角锚定未来趋势。这份20万字的专业报告将成为消费产业迭代的“晴雨表”,也会是企业突破存量困局、重塑增长动能的战略指南。
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