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赞许还是担忧,这种极具创新性的跨界尝试,值得肯定。
1、全国首家“火锅巴士”惊现成都
2、火锅创意跨界营销案例盘点
3、该事件给火锅人的启示
惊!全国首家“火锅巴士”亮相
刚刚,成都春熙路惊现全国首家“火锅巴士”,非常吸睛。
该巴士串联起了成都春熙路、太古里、望平街、339电视塔、天府广场等多个夜景地标景点,目前一天只有一班,晚上七点出发。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一边吃火锅,一边听成都火锅起源和沿途景点讲解,一边欣赏沿途夜景,全程大约90分钟。
巴士采用售票制,单票89元,可供2~3名消费者用餐,内部共设置有8张餐桌,一班车可满足20余名游客的用餐、观光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火锅店不同,车上没有加热装置,所有火锅食材均为熟制品,上桌即可食用。
为了照顾不同地区游客的口味,火锅辣度经过微调,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口感。
据悉,该巴士是由成都公交集团、成都文旅集团和大龙燚联合推出的“火锅+文旅”项目,运行时间仅1个月。
“火锅巴士也太巴适了吧!”
“这也太浪漫了吧!”
“不愧是休闲时尚美食之都!”
消息一出,有不少网友表示赞许,也有网友表示了担忧,“急刹车怎么弄?”“晕车的就享受不了哎。”
不论赞许还是担忧,这种极具创新性的跨界尝试,确实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优化改善空间,整体而言值得肯定。
创意跨界营销风行火锅界,个个吸睛
周师兄把火锅搬到了游轮上
重庆周师兄的黄金邮轮店,就把火锅店搬到了游轮上,顾客们不仅能吃火锅,还能欣赏两江码头、洪崖洞、来福士的夜景,体验感十足。
云中捞的高空旋转餐厅
南京云中捞位于大厦最顶层的圆形旋转餐厅中,整个餐厅都在高空中旋转,两个小时转一圈,每个座位都紧邻大落地窗,把赏心悦目做大了极致。
水隐桑田将蜀绣、田园与火锅结合
成都的水隐桑田将蚕桑文化、非遗蜀绣、田园风景和火锅做了融合,让顾客可以一边感受文化魅力,一边吃独特的桑竹茶火锅,吸引了亲子游、亲友聚会、研学游等多样化群体。
看得见的火锅,看不见的“巴士”
一件事情的发生,背后总存在一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东西。
对于大龙燚这波操作而言,火锅,是看得见的;巴士,是看不见的。
如果说大龙燚代表火锅,那么,巴士则代表顾客需求,代表着顾客对美食、交通、夜景、城市文化和烟火气的向往。
像前文提及的周师兄的游轮、云中捞的高空旋转餐厅、水隐桑田的地域文化,包括之前公号里提到的玛歌庄园的公园火锅、巴倒烫的庄园火锅,萍姐的夜市火锅等等,在他们那里,火锅成了一个载体,承载着顾客的不同需求,从而带给顾客不同的消费体验。
大龙燚盯上的这个需求,可谓精准,往大了说,更像是露营经济的一种延伸。
回顾一下,露营经济为什么会火?
首先,疫情封控,大家无处去,窝在家里的情绪无处宣泄,解封的同时也解放了情绪,出去走走,成了一种情感需求;
其次,因为各地疫情管控政策不同,又不敢走远,只能选择近郊解解渴;
再次,民众口袋里银子紧缩,大物件不敢买,小钱还是乐意花的,毕竟,花钱使人快乐,况且露营也花不几个钱。
大龙燚用“夜游成都”的方式,满足了大众想走走的情绪;设置89元2~3人餐,人均30,满足了“花小钱”的需求,巴士火锅与露营经济,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把“看不见的”思维进行延伸,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除了上文“火锅+各种场景”外,火锅的跨界和联名,也反映了这种思维。
像前几年,珮姐联手足球俱乐部,切中的是“重庆精神和民众期待足球出圈的情绪”;怂火锅联手某艺术节,人间烟火与高雅氛围的混搭,切中的是“好玩有趣的情绪”。
最典型的要数海底捞的一系列神操作,卖套餐、上盒饭、又卖菜又卖水果,外卖还搞起了冒菜,看似“不务正业”,然而,恰恰切中的正是“看不见的”大众情绪和需求。
不夸张地说,当你看到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时,意味着,你即将抓住一个新的盈利点。
写在最后
企业家的任务,是纠正市场不均衡和创造市场不均衡。
所谓纠正市场不均衡,是让市场的资源尽量大地进行优化配置,使之均衡、稳定;
所谓创造市场不均衡,是指在饱和的市场里,通过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打破原有均衡、打开新市场,建立新秩序。
市场就在这种螺旋般的上升阶梯中,实现增长,甚至跃迁。
“看不见”的思维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破坏”——破坏掉原有均衡,瞄准消费需求,一击即中。
本文转载自火锅餐见(ID:hgcj6666),已获授权,版权归火锅餐见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CBNData行业社群会员免费招募啦!
人脉拓展 资源对接 情报分享 影响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扫码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