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有辣条自由吗?
连辣条都要买不起了?
小小的辣条撑起大大的商业帝国
辣条以其低廉的价格,在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流行。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那些以前只在学校附近的小超市里卖给小学生的“垃圾食品”,现在却在各大商场里随处可见。显然,在年轻消费者的争夺战中,辣条巨头们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
1998年,平江地区一群专业制作酱汁的小型公司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为了生存,一些人想要用廉价的面粉来代替黄豆,结果无意中制造出了辣条。
2001年,刘卫平和刘福平看中了河南便利的交通和面粉产地的价格优势,就把辣条业务搬到了漯河。与此同时,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张玉东,在平江开了一家玉峰食品公司,之后推出了一款名为“麻辣王子”的辣条,这也在“南玉峰”和“北卫龙”的新一轮销售模式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校园外的小卖店中,辣条渐渐占据了市场,刘氏兄弟的辣条帝国也渐渐成型。
卫龙,作为辣条领域的领头羊,甚至已经开启了上市计划。“辣条一哥”卫龙在去年五月份率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递交招股说明书之前,卫龙获得了35.6亿元的 IPO融资。这一轮融资之后,业内曾有传言称,卫龙的市值已达到700亿元。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洽洽,三大上市食品公司,加起来也就600多个亿。根据卫龙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卫龙公司在2020年实现了41亿元的收入和8.19亿的净利润,实现了19.9%的净利润率。其销售规模与洽洽食品不相上下,令许多人大吃一惊。
或许是因为辣条的利润太高,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赛道展开角逐。根据天眼查的数据,目前国内涉及辣条行业的企业已超过2700家。根据智研咨询行业研究公司《2020-2026年中国辣条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盈利分析报告》,2019年中国辣条市场规模为651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9%。预测中国辣条产业在2026年的市场规模将达949亿元。
另外,行业内的竞争也是不可小觑的。这些年,在卫龙吃老本的同时,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等零食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自己的辣条产品。三只松鼠在2017年推出“约辣”系列,7个月内售出480万份;良品店铺于2018年发布了一款以创新、趣味为主题的辣条系列;2019年,盐津铺子以粗粮原料为主,主打健康理念,推出“小新王子”系列产品,至2020年,盐津铺子的辣条销售收入达到5043.79万元。
现在的小辣条背后的大产业,已经延伸至原材料端的辣椒、油菜等农副食品,中端的包装、印刷工业及销售端的物流、电商行业发展,一个小小的辣条,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辣条可以火辣多久?
辣条是一种以面粉或其他谷物、豆类为主料,与油、水、盐、糖等混合后,加入一定的食物添加剂,经一系列加工而成的零食。一提到辣条,人们就会立马联想到“垃圾食品”。
长期以来,很多消费者都认为辣条有害健康。事实上,辣条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而国标的颁布,更是让整个辣条产业都走上了正轨。比如辣条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其种类、名称、适用范围、最大用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在此范围之内,辣条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早在2019年央视“3·15”晚会上,就曝光了湖南省平江县和开封市多个品牌的辣条工厂,污水横流,水池墙壁上到处都是黑斑,这次曝光也让辣条行业迎来“史上最严”的整顿,“5毛零食”的价格节节攀升,甚至上涨到十几元钱一袋。
2019年1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统一“辣条”类食品的分类,加强对原辅料和生产工艺的控制,提倡降盐、降油、降糖。辣条生产进入了标准化时代。
即便如此,作为一种流行食品,人们最担心的还是辣条的“卫生问题”,以前的辣条厂商大多都是家庭经营,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并不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媒体都会报道辣条生产卫生问题的原因。
卫龙很明显是抓住了顾客的痛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举动也使卫龙大受消费者欢迎。最近几年,卫龙一直在做网红产品,也在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的形象,改变着人们对辣条不健康的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卫龙创始人刘卫平建立了卫龙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还聘请了一支专业的质量管理队伍。
不仅如此,卫龙还抓住了时代的红利,通过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成功的提升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然而,曾经在零食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营销事件的“营销大师”卫龙,也翻过车。前不久,由于卫龙多款产品的外包装上都印有“约吗”、“贼大”、“强硬”等广告语,这让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低俗打擦边球的行为。虽然过后卫龙对此次营销做出了道歉,但产品终究是品牌的立根之本。
《消费者报道》在2021年七月对全国和各省的市场监管机构(包括原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各地的市场监督抽查中,共有401批次调味品不合格,主要是微生物超标、油脂酸败、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超标。在品牌上,卫龙,贤哥,周小玲等熟知的辣条品牌都在榜单中。结合此次涨价热潮,更多消费者希望辣条在涨价的同时,品质也能有所提升。
随着消费升级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消费者对辣条在品质、口感、包装、品牌、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辣条厂商在提高食品价格的同时,也要注重食品自身的安全、健康和美味。若以降低成本来维持物价的稳定,对消费者也是不利的。
作为零食品中的一个细分品类,辣条的市场还在不断的扩张,而且随着消费者对零食的需求的增加,辣条的市场还会继续扩大。而这一次的提价,更是成为了整个辣条行业的一个开始,在国内的辣条企业中,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在产品质量和企业标准的约束下,不断提升辣条产品品质,也为成千上万的辣条生产企业树立标杆,带动整个产业规范化发展。
CBNData行业社群会员免费招募啦!
人脉拓展 资源对接 情报分享 影响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扫码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