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压、闭店止损,倒下的老百货到底栽在哪?
2022开局,据赢商网获悉,重庆远东百货大都会店计划于4月18日正式闭店。而在数月前,同在江城重庆,杨家坪商圈老牌地标富安百货挥泪发出停业函。
西望成都,老百货闭店剧情,连年不止。前有摩尔百盛天府店亏损停业,远东百货3店全关彻底退场;近有老牌高端百货“美美力诚”宣告破产。
东眺沿海之城——天津、宁波、南京、杭州,一个个“网红”新一线之城,老百货闭店戏码亦在迭起。
天津远东百货、百盛百货、乐天百货、津汇广场、天津劝业场西南角店、凯旋门百货等次第离场;宁波两大“王牌百货”——新华联商厦、金光百货,前者已经闭店,后者则因高端租户撤租,徘徊在倒闭边缘。
金陵南京,老百货则陷入“被法拍”之窘境。近日,位于“中华第一商圈”南京新街口的友谊广场登上了法拍平台“七折价”起拍。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南京桥北金盛百货店身上。去年4月8日,其出现在阿里法拍界面,起拍价2.02亿元。于9日竞拍结束日期,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5月的二拍、8月的变卖亦均以流拍收场。
不难看出,这些“败退”在新一线的百货们,或是本土老牌玩家参与的项目,典型成都美美力诚;或是外资入华旧将,一如远东百货、百胜百货。
而败退的自我归因,却几乎如出一撤:业绩承压、闭店止损、租约终止......但若将一个个鲜活个案,置于新一线大幕之上,会发现:碾压在老百货身上,还有城市商业强韧的进阶力量。
百货收缩潮,爆发在新一线
传统百货黄金时代,早已消逝,退场转型已成大势。
这种势头,最先发生在一线城市,尤以北京、上海为甚。2009年最后一天,位于京城CBD的美美百货关门大吉。
作为香港华镫集团的四大顶极商业品牌之一,美美百货2008年10月才进驻北京。与北京美美百货一起静静谢幕的,还有上海淮海路的美美百货。
往后数年间,百货撤退北京、上海的戏码不时上演。
2016年,京城两大百货相继关门——华镫入华的首家门店——十里堡店,经营18年后正式闭店;持续亏损的百胜太阳宫店,宣布停业,成为当年其在中国关闭的第四家店,也是百盛在中国关闭的第12家商场。
随后一年,马莎百货全线闭店,整体撤离上海。“马莎中国上海南京西路店、淮海中路店、环球港店将于4月1日起正式关店,今起闭店清仓,全场商品标签价5折(含食品、酒、减价商品)。”
相较之下,“被低估”的一线广州,常年存在感弱,直至这个”岁末年初“,一口气连关3家老百货,才开始成为地产圈热议话题。
近日,东百花地湾百货有限公司发布一则《歇业通知》,因物业合同到底将于2022年1月9日闭店。而在2021年末,王府井百货东山店、摩登百货海购店相继发出了撤场公告。
现在,这股百货收缩潮,开始爆发在成都、重庆、天津、宁波等新一线城市。
成都,新一线城市之首(2021年排名),反响激烈。2017年开始,远东百货连关3店。随着2019年最后一家店——骡马市店歇业,其彻底退出成都市场。
2002年,台湾远东集团趁机收购了陷入资金困境的太平洋建设百货,将太平洋百货在内地的门店一并纳入麾下。当时太平洋百货在成都拥有2家店,分别为1993年开业的太平洋百货春熙店、1996年开业的太平洋百货骡马市店。
2004年,远东集团首入内地开店,将第一家远东百货落户重庆江北北城天街,并宣称实行“太平洋百货”和“远东百货”双品牌战略。
而首次进入成都,则是2011年进驻天府广场百扬大厦。据悉,天府广场店是当时集团投资最大的单体店。这也是远东集团以“远东百货”品牌在成都新开的唯一门店。
彼时的成都,正处于百货业的鼎盛时期,形成了由百货业主导的春熙路、盐市口-天府广场、骡马市三大商圈。
在百货鼎盛之时,成都商业亦开始迈入商业综合体的时代。2007年入市的成都锦华万达广场,便是这一时代的标志。
在商业大环境变迁之际,远东百货开始呈现颓势。2013年7月15日,位于春熙路的太平洋百货门口打出“停业装修”字样,原址将建为茂业百货春熙店。随即于8月份,该门店以4大主力店之一的身份,迁至成都龙湖•北城天街购物中心,变为远东百货北城店。
2014年和2015年,随着成都IFS、成都远洋太古里这两个代表性购物中心的先后入市,成都商业步入新纪元,春熙路商圈也因此东扩。
受到购物中心和电商等冲击,成都百货亟待转型应对挑战,远东百货最终未能撑住。2017年4月,远东百货北城店闭店,同年12月,天府店亦停业;2019年4月,远东百货骡马市店正式停业。远东百货在成都的所有门店全部关闭。
远东百货之外,成都老牌高端百货“美美力诚”于2015年出现资金短缺,净利润由正赚负。美美力诚关闭川信店、美美力诚天一店先后闭店,而美美力诚终于2020年宣告破产。
魔幻之地重庆,百货闭店亦为常见。2019年3月,百盛百货南坪店关闭,百盛黯然退出重庆市场;2020年,紧邻百盛南坪店的新世纪百货南坪商都关店,这是重庆百货在主城商圈关闭的第一个综合百货商场。
天津则有远东百货、百盛、乐天百货、津汇广场、天津劝业场西南角店、凯旋门百货、SM百货天津店等离场。而宁波的百货中,2021年10月,位于宁波天一商圈、市中心黄金地段的老牌百货新华联商厦闭店;曾经的高档商场、“三江口巨头”——宁波金光百货,随着高端知名品牌的纷纷退场,也面临倒闭的风险。
纵观新一线败退的老百货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相通之处:
玩家属性:既有中资参与的百货店,如成都的美美力诚等;亦有外资的百货店,例如富安百货、远东百货、百盛百货。二者撤店的核心原因,大多可归结为经营模式雷同、业绩连年下滑。
项目类型:横跨大众化、中端到高端多种类型,总体来说高端项目偏少;
区位特征:所处商圈多为城市老旧商圈,且存在同一商圈内多个百货陆续关店的现象。
倒下的百货,到底栽在哪儿?
在居民消费健康总指数排名中,二季度成都、重庆分别排名第5、第25,分别较一季度上升4 个、19个位次,网红城市、构筑消费新引擎收效明显。
两城的“夜经济”优势或将在三季度进一步凸显。在拥有人气街道数量的排名中,二季度重庆以18条街道数量排名全国第5,较一季度提升了9个位次。
本文转载自商业地产头条(ID:Dtoutiao),已获授权,版权归商业地产头条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