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副总经理李丛杉在参加2017第一财经数据盛典时表示,芝麻信用将用户隐私保护放在首位,除非个人授权,自愿进行定向透露,用户隐私安全是有完善的机制进行保证的。
2018年的第二个工作日,支付宝推出的用户个性化年度账单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但这原本只是一场“全民自我秀”,却有较真人士发现其中的“授权漏洞“并质疑支付宝故意缩小字体不让用户留意授权内容。
3日晚间,芝麻信用就“用户在查阅自己的支付宝年度账单时默认勾选‘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发布说明表示,这件事,肯定是错了。事件给大家带来的恐慌和误解,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芝麻信用副总经理去年12月曾回应用户隐私问题
去年12月20日,芝麻信用副总经理李丛杉在参加2017第一财经数据盛典时就曾表示,芝麻信用将用户隐私保护放在首位,除非个人授权,自愿进行定向透露,用户隐私安全是有完善的机制进行保证的,芝麻信用的最终目的是整个社会实现自我约束的系统性信任,“让人人彼此相信”。
为此芝麻信用推出了系统性消灭押金计划,并投入10亿资金专注于此。
据李丛杉介绍,芝麻信用目前已经覆盖了21个行业,提供300个以上的品类的免押金服务,覆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有近2600个商家加入到了芝麻信用的免押金计划,其中50家行业top的商户率先免押,并出现了6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据统计,每个接入信用体系的商家,平均月订单增长率达到61%,用户数的增长率也有近90%。目前为止,芝麻信用已经累计为4000万用户免去了425亿押金。
律师:系正当合法的使用,大多是格式条款
3日晚间,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公关经理向记者表示,是否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会造成年度账单显示中是否含有“蚂蚁信用”的内容显示。而之所以会出现该授权说明,是因为蚂蚁信用与支付宝相关独立,因此进行授权说明。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2015年1月,成为央行首批允许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8家机构之一。
江苏新苏律师事务所律师蒋勇伟分析认为,从《芝麻服务协议》本身内容来看,首先芝麻信用是一个第三方的征信机构,与支付宝一样都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产品,该授权是允许支付宝查看蚂蚁信用用户信息,并且向其他金融机构推送信息,是正当合法的使用,“大多内容都是一些格式条款,不存在危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
根据中国信用协会官网公布的《社会信用服务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七条,信用服务机构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通过向拥有被征信主体信用记录的金融机构、商业机构征集信用信息,以及向掌握信用信息的数据处理机构、行业组织征集信用信息,因此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向蚂蚁信用获取查看用户信息的授权,符合相关规定。
但蒋勇伟律师也指出,支付宝将授权相关字段的字体设置过小,并且默认直接打勾,严格来讲这种操作手段也存在不妥的,正常的操作应该是由用户来选择是否授权。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