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用薪理财”战绩:七成赚钱,但仅一成收益超10%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收入越低,理财亏钱的比例越高。

Yiwealth第一财经财智云2021年10月20日

随着“大盘今天涨得怎么样”、“有没有比较好的基金推荐”、“白酒、医疗听说今天涨得很厉害”等话题成为打工人之间闲聊的谈资,投资理财似乎已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

而面对复杂的投资理财市场,这届打工人“用薪理财”是否有自己的尺度和想法,战绩又如何呢?

近日,第一财经财智云(Yiwealth)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DT财经、有数青年观察局,面向广大打工人发起了一次调研,并邀请了数位不同职业的职场人进行了专访,推出《2021职场人投资理财现状调查报告》(下文简称《报告》),解读他们“用薪理财”共性,并分享更多个性化理财故事。

打工赚钱不容易,“用薪理财”更积极

近日,“近7成大学生认为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这一调查结果成为网络热议话题。

然而,现实中的打工人,他们真实的收入状况如何?

《报告》显示,进入职场十年后,仅有10%左右的打工人年收入超过50万元,可想而知,年收入百万的打工人更是凤毛麟角。

那么,“赚钱不易”的打工人愿意拿出多少薪资进行投资理财呢?
据《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打工人仅愿意用不到20%的工资进行理财。随着近两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以及疫情后年轻人理财意识的大幅提升,打工人“用薪理财”的投入程度明显提升。此次调研发现,愿意拿出20%以上薪资进行理财的占比超过87.4%。
当然,绝大部分打工人还是看到了投资理财市场的风险,愿意将半数以上薪资用于理财的不到2成,而他们更多是年收入50万以上、金融从业者。这么看来,收入和专业才是胆大的资本。
“毕竟,投资理财赚的还是认知之内的钱。”陆陆在采访中说。

而“年收入50万以上”的人群,他们有着更高的工资基数,在不影响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有更加充足的弹药用于投资理财。

喜欢什么样的理财姿势,可能要看你有多少钱

提到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是投资界的一句制胜名言。但调查发现,“用薪理财”的打工人似乎并没有太把这句话当回事。

《报告》显示,投资四种及以上投资理财产品的打工人仅占6.7%。不过随着年收入的增长,打工人投资理财风险分散的意识逐步提高。

其中,年收入50万以上的打工人,多样化配置的比例明显高于平均值,达到了14.4%。这和我们8月份的调查采访结果(《买房、炒股还是稳健投资?我们跟“三代人”聊了聊他们的选择》)也如出一辙:高收入人群更注重守富和风控。

而在投资渠道选择上,报告显示,年收入突破20万后,打工人对证券、基金等专业金融机构APP偏好度提升加速。可见,随着工作年限增长和收入的增加,他们更愿意选择更专业、垂直的投资理财渠道。

而职业对理财行为习惯似乎并未起到决定作用。如更专业的金融打工人中,仅有1成的人购买过定期储蓄、宝宝类理财、基金、股票等四种理财产品以上。

“我觉得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还不如我呢!”在被问到不投资基金的原因时,“币圈牛人”这样回答道。

“要不是处在这个行业,我可能还会买更多宝宝类理财。”同样处在金融行业的陆陆却在采访中如此表示。

越理财越亏?或许这和你的专业有关

在“某乎”、“某书”等社交论坛上,“月入3千,存款几十万,我是如何做到的?”等关于理财致富的话题热度颇高。那么,对工薪一族来说,投资理财是否是一个“翻身”的机会呢?

整体来看,这届打工人在投资理财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天赋,但得分依然不高。在今年下半年行情阶段性回归了一些后,70%的打工人理财收益都摆脱了上半年的亏损状况,但其中8成以上收益未超10%。

同时,实际收益和打工人的收入情况也呈现出了相关性,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收入越低,理财亏钱的比例越高。

而在理财收益“高分”人群中,打工人的职业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如金融行业打工人中,理财收益20%以上占比是所有岗位中最高的,达到了8.4%。

而同样是近些年财富增速比较高的“直播、短视频”打工人,年收入50万以上的比例仅低于金融行业,但获得高收益的比例却却远低于平均值,排名倒数第二。

成年人的扎心,是你边自信边受骗

如今的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参差不齐的理财相关信息,这对刚入职场或刚接触投资理财的打工人来说,无外乎是隐形炸弹。

但自信的打工人似乎并不认为自己会成为“金融陷阱”下的一员。据报告,97%以上的打工人自认为防骗意识较强。

但在“金融陷阱”形式和诈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的环境下,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0%的受访者从未接触过网络金融诈骗,哪怕是足够专业的金融从业者,这一比例也仅有23.5%。

在被问及被骗最主要的原因时,“网络信息太杂乱”位居榜首,其次是“贪心”和“防骗意识薄弱”。

而在我们的采访故事中,我们看到,欺骗自己的,往往是最信任的亲人朋友。而究其原因,被骗过的人觉得自己太年轻,没被骗过的人觉得别人太贪心。

写在最后

疫情之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斥着不确定性的世界,所幸,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了不确定性的存在。我们也看到更多的工薪族,开始重视个人财富管理,开始尝试投资理财。

但大众仍缺少对投资理财正确的认知,以及足够重视投资理财所需的知识储备。

金融防骗方面,除了要提高防范意识外,对于一些常见的骗术、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Yiwealth整理了最近一些典型的骗术案例,供大家参考。

还有一些骗子常用话术中的关键词,如果听到、看到的话,也请留个心眼。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也问了几位打工人想要对骗子们说些什么。言语中,无外乎是对诈骗分子的愤怒和对受骗者的惋惜。

但正如屠格涅夫在《安德烈·科洛索夫》一文中写的:“世上总会有骗子。”如果天下无诈暂时无法实现,我们只能先自己长点心。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财智云(ID:Yiwealth),已获授权,版权归第一财经财智云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