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面临着供应紧张的问题,如果赶上旱季雨量不足,咖啡产值将被严重影响。
来源:爱范儿(ID:ifanr)
作者:张成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咖啡变得越来越复杂,但随时随地喝咖啡越来越容易。除了便携的速溶、挂耳、胶囊、冻干、咖啡液,还有各式精品创意咖啡可供选择。不过,实验室里的「人造咖啡」你喝过吗?
近日,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运用「细胞农业」成功培育出了第一杯「人造咖啡」。
VTT 生物技术负责人 Heiko Rischer 博士表示,传统农业种植咖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因此想以生物技术替代传统农业生产咖啡。
与此同时,传统咖啡产业会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种植面积扩张导致森林砍伐,甚至包括敏感的热带雨林地区;咖啡豆在湿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咖啡废水和果实残渣;许多咖啡产国都是低收入国家,往往无法科学处理废物。
在人造咖啡之前,我们更熟悉的是人造肉。常见的人造肉分两种,一种别名大豆蛋白肉,另一种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而成,后者对人造咖啡更有参考价值。
理论上,人造肉具有很多好处:培育环境百分百可控,无菌也无污染;在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同时保护水源、土地和能源;提取干细胞的手术对牲畜造成的痛苦很小。不过口感和经济成本就另当别论了。培育一片薄牛肉需要大量肌肉纤维细胞,2018 年某以色列团队推出的人造牛肉,一片就价值 50 美元。
这一研发过程需由植物生物技术、化学和食品科学等多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参与。
相比之下,培养咖啡比培养牛肉成本更低,扩大规模也更简单,因为植物细胞可以自由生长、悬浮在培养基中,而动物细胞附着在表面上生长。研究人员还计划进行不同咖啡品种的细胞培养,通过修改烘焙过程生产完全不同特性的咖啡。
据研究人员亲身体验,第一杯细胞培育咖啡闻起来和尝起来都像普通咖啡。人造咖啡和用于参照的普通咖啡都源于咖啡植物「小果咖啡」,即阿拉比卡咖啡。Heiko Rischer 博士表示:
然而,咖啡制作是一门艺术,需要在专家监督下迭代优化。我们的工作标志着此类工作的基础。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努力实现人造咖啡的「可供应生产」。细胞培育咖啡还只是实验性饮品,需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批准才能商业化。在最乐观的情况下,细胞培育咖啡获得监管批准需要 4 年。下游加工、产品配方、市场引入则是通往商业产品的额外步骤。
Heiko Rischer 博士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公司参与进来,助力细胞培育咖啡的商业化:
我们现在已经证明实验室种植咖啡可以成为现实。但这项工作的真正影响,将由愿意重新考虑食品成分生产的公司实现。VTT 协作并支持大型企业和小型公司在其产品开发中把握机遇。
人造咖啡项目是 VTT 「运用生物技术生产日常农产品」计划的一部分,与 VTT 的战略研究目标「细胞农业」相关联,细胞农业是实现更可持续粮食生产的途径之一。VTT 的官网上写道:「我们使用细胞工厂(cell factory)解决方案来引导发展,生产不需要田地或动物的合乎道德和美味的食物。」
本文转载自爱范儿(ID:ifanr),已获授权,版权归爱范儿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