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环球影城主题乐园到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41岁高龄的《哈利·波特》再成流量密码。
无独有偶,9月9日,获《哈利·波特》原著授权的网易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一经公测,当日下载量就突破百万,大量关于《哈利·波特》的话题同时出现在热搜榜;朋友圈开始被“×院找室友!希望有长期一起玩的友友来哇”刷屏。
这些现象都指向了同一件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哈利·波特》依然是当之无愧的顶流,41 岁高龄了还在承担环球影城和手游流量密码的重任。
很多吃瓜群众跟DT君一样好奇,为什么《哈利·波特》系列拥有这么大的魅力?因此,我们查看了一系列数据,分析了五大平台,一幅哈迷社交网络地图,轮廓渐渐清晰地被呈现出来:
微博,《哈利·波特》认证许愿池
在微博上搜索关键词“哈利波特”,会发现有大量的哈迷在转发赫敏画像,观察一个哈迷转发赫敏时所配的文字,你几乎就能了解Ta当下生活的目标。
DT 君分析了时间节点,发现每逢学期末,在打包行李回家过年前,微博便成了《哈利·波特》在赛博世界的香火寄存处,每日都会有无数喜欢《哈利·波特》的善男信女前来拜访,在那一张张赫敏微笑/露齿笑/瘪嘴笑的照片前,烧起一炷炷名为“我信了我转了”的香。
微信群,霍格沃兹大食堂
据 DT 君观察,哈迷聚集的微信群主要有三大定律:
1. 每个微信群的起名逻辑都遵从于地名+SHHO魔法部(SHHO代表强大、荣耀等四种特质),哈迷们进群后就会将备注名修改为×院+英文名;
2. 每个微信群列表里,都至少有 30 个用哈利·波特人物当头像的人,一般还都不年轻了。每天都能看见“赫敏”顶着爆炸头抱怨加班,或是“罗恩”嘟着小嘴儿吐槽通勤好累;
3. 微信群严格遵守魔法世界的规则举办定期活动,如学院杯是霍格沃茨的一个年度奖项。每学年结束时,学院杯会被颁发给通过各种活动得到最高分的学院。学院杯举办之时,哈迷们便会同步组织线下活动来打发时光,如桌游、剧本杀、去新开的餐厅美餐一顿等。
知乎:《预言家日报》编辑部(含周日Gossips板块)
《预言家日报》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第一大报。它的报道内容大到政治经济,小到体育评论——当然还有一些哈利·波特的桃色绯闻。如果按照正常报纸的厚度计算,它应该是一份足够塞下五张肯德基优惠券的厚报。在这拨“哈利·波特热”当中,知乎扮演的正是《预言家日报》的角色。
目前知乎上关于哈利·波特的热点讨论中,有“谁是哈利波特历史上最强魔法师”“成年之后再看哈利波特,有哪些和童年不同的认识”这类宏大历史观的问题。
宏大叙事之外,故事细节也是知乎的讨论重点之一,比如“韦斯莱家族为什么这么穷(但他们却生了一二三四五六七胎,其中有六个是儿子)”“哈利波特继承了多少遗产”。如果没有细读原文五六遍,大概就只能看着回复拍手叫绝。
知乎在这拨讨论中的角色,类似于21世纪初的在线江湖聊天室。不管是正经考古、细节挖掘还是风流旧事的现今重提,嗑着花生瓜子看别人谈古论今才是这里最大的主题。
小红书,《哈利·波特》剧组服化道
可以发现,目前小红书上最热的哈利波特相关内容,大多与《哈利·波特》系列本身关系不大,更像是小红书女孩带着姐妹们去逛街。这上面从热卖的玩具和主题乐园、旅游景点,到哈利波特联名服饰,各式“吃喝玩乐买”的攻略一应俱全。
现代大多数想进阶为魔法女巫的漂亮妹妹都离不开小红书这个APP,只要轻轻戳开图标,搜入“哈利波特同款必备”,就跟掉进无底洞似的,一刷一天就过去了。
不信你看看下面的照片,谁不感叹一句,这莫非就是中国本土版的霍格沃茨。被喀斯特地貌包围,独立于湖中,仅有一桥连接,就问哪个女孩能在这片假装魔法世界的土地离开?
B站:霍格沃兹影视学院
当你在B站搜索“哈利·波特”,并按播放量选出最热门的相关内容,排在最前面的视频中,有不少是对于颜值的发掘。比如播放量最高的TOP10视频中有3条是“Emma Watson颜值杀我系列”。
挖掘了美人还不够,B站网友还要亲自去做她们的媒人。但在B站组原配CP不够带劲,拉郎才算过了瘾。比如赫敏×马尔福、赫敏×哈利、哈利×露娜……而且给面容姣好的主角找对象也不算本事,为凶神恶煞的大反派找个归属,才算有水平,比如给伏地魔牵红线。
如何在故事基础上挖掘出尽量多的颜,再通过剪辑嗑到尽量多的糖,大概就是b站用户讨论哈利波特(以及其他很多IP)的特点。让一群俊男美女为自己表演,尝遍北电中戏艺考考官的美学体验。
写在最后
看遍了七书八片的24K哈迷想把哈学捧成显学,恨不得披着环球影城高价购入的斗篷、揪着1:1复刻哈利·波特同款冬青木魔杖,做上朋友圈里的“一日顶流”;囫囵吞枣看过几部电影的半路哈迷,守着自己熟知的那几个角色不断发掘,最终成为了哈学偏科生;曾经对哈学无感但如今想凑个热闹的新哈迷,下了游戏找了室友,用着上学第一天就花88元学会的阿瓦达索命咒,行走在通往阿兹卡班的坦途上。
但作为最普通路人的你和我(此处泛指没找到室友、没接到电话、没学会阿瓦达啃大瓜的麻瓜),在这拨霍格沃兹函授学位活动中,算是最没有心理负担的一群人。
首先你并不担心能不能进入正义的格兰芬多,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就算你分到了意料之外的学院,大概率也会做着同样的事情——在公屏聊天、抛梗接梗、氪金做任务,最后生生地把这款游戏玩成《奇迹暖暖》。
殊途同归的路径也预示着——呐,玩游戏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当你生气从早到晚没办法赢下一场决斗的同时,还有一群人只能在周末的晚上玩1小时游戏呢。
本文转载自DT财经(ID:DTcaijing),已获授权,版权归DT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