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言相继解约,吴亦凡被品牌“抛弃”

品牌与明星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真爱。当任何一方出现严重负面危机,就会被另一方毫不犹豫地抛弃。

猪九诫20社2021年7月20日

从偶像经济在国内兴起至今,能够被称之为顶流的艺人数量其实并不多,尤其是在商业层面,而吴亦凡成为了第一个倒下的标杆。

在被都美竹连续吊打了多个回合之后,吴亦凡在法律层面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是在商业层面,这位前·国际顶流基本上已经提前凉了。

7月18日中午,都美竹在接受网易娱乐采访时继续曝光吴亦凡涉嫌与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的细节,采访中提到,目前相关的受害人已经不止7个,其中有两个女孩至今未成年。

当天晚上九点,都美竹又在微博进一步披露称,吴亦凡涉嫌“从mj到lj”的行为,手里的东西可以让吴亦凡吃“十年牢饭”。

在负面舆论的迅速发酵下,7月18日晚七点多,美妆品牌韩束宣布向吴亦凡方发出《解约告知函》,终止一切品牌合作关系,成为第一家宣布与吴亦凡解约的品牌。

来源:韩束官方微博

在韩束官宣与吴亦凡解约后,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韩束官方旗舰店淘宝直播的观看人数一路攀升至200万人以上,而据网友透露,此前其直播观看人数也就40+。

来源:韩束官方淘宝直播

韩束官宣解约后不久,相继又有两家品牌宣布与吴亦凡终止合作。随着都美竹的进一步回应,当晚九点半左右,良品铺子官方发微博表示,与吴亦凡的代言合作已经于2020年11月到期,相关宣传合作已经终止。

来源:良品铺子官方微博

其实在被三家品牌连续“割席”之前,7月18日当天下午,包括兰蔻、康师傅、乐堡啤酒、立白等在内的品牌已经将与吴亦凡合作的微博设置了查阅权限,艺人李雪琴也换掉了微博置顶与吴亦凡的合影。

7月19日早上八点多,吴亦凡在微博进行公开回应称,之前没有回应是不想干扰司法程序的推进,并声明:“从来没有过什么‘选妃’!没有‘诱奸’‘迷奸’!没有什么‘未成年’!如果有这类行为,请大家放心,我会自己进监狱!!我对自己上述的所有话负法律责任!!”

来源:吴亦凡微博

截止发稿前,该回应评论区点赞最高的评论均为抵制吴亦凡的评论。

来源:吴亦凡微博评论区

吴亦凡本人回应后不久,又有一家品牌滋源宣布同吴亦凡解约,吴亦凡工作室发声明称,都美竹相关爆料为不实言论,将还原事实真相。

一名与吴亦凡方面有合作的品牌公关人士向20社表示,目前各家品牌都在观望,看其他品牌的反应。在韩束带头与吴亦凡割席之后,吴亦凡代言的品牌迎来了一轮解约潮。

吴亦凡的倒下,意味着他身后由粉丝、资本和品牌共同构建的流量神话的破灭:没有一个顶流是不可代替,看似雄伟的大厦,本质是沙滩城堡。

被品牌抛弃的第一个“顶流”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房子塌了无数次,但还是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顶流”艺人,吴亦凡早在2016年就曾被曝出过约炮的消息。

和当年与网红约炮的消息相比,这次吴亦凡曝出的问题更加严重,都美竹曝光的相关行为已经涉嫌强奸或诱奸未成年女性,如果属实,吴亦凡或将面临刑事责任。

一个顶流艺人倒下,在商业层面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国内明星一般以工作室运作,对其收入没有权威的数据披露,但是可以从过往的一些报道中进行部分推断。

作为当年EXO-M的队长,“归国四子”中第一个回国的成员,吴亦凡从2014年开始回国发展,是国内最早的一批“顶流”,也是红得最久的流量明星之一。

2016年吴亦凡爆出“约炮”负面时,界面新闻曾估算,吴亦凡年收入约为1.36亿元。在7月18日晚都美竹的微博爆料中,她称吴亦凡:“你这十年已经够精彩了,普通人哪能赚到二三十个亿。”

顶流艺人动辄以亿为单位的收入水平,甚至超越了不少A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水平。以2019年年报数据为基准,当年A股上市的3973家公司中,有1777家净利润不到1亿元,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中位数为1.23亿元。

在庞大的商业价值加持下,一个明星、一个带货主播吊打一家上市公司的现象早已不是个例,这样的背景下,一个顶流艺人的倒下,预期带来的商业损失也是巨大的。

据豆瓣网友总结,截止今年6月,与吴亦凡有代言合作关系的还有路易威登、宝格丽、保时捷、兰蔻、康师傅、立白等十余个品牌。

来源:豆瓣网友@无月

20社从一家与吴亦凡方有合作的公关人士处获悉,吴亦凡一年的代言费用在1800万元左右。

但另一位经纪公司人士则向20社透露,吴亦凡一年的代言价应该与新二线流量明星相当,在1000万元左右,1800万元基本上是目前行业内最顶流的价格。

以前述两位人士透露的价格进行粗略估算,如果此次负面事件导致吴亦凡代言的品牌全部与其进行解约,预计对其个人和工作室造成的损失将在1-2亿元。(以代言费x代言数量进行简单估算,不代表真实情况。)

作为国内第一个因丑闻被品牌方抛弃的“顶流”男艺人,吴亦凡的这次品牌危机也揭开了一个真相:品牌与明星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真爱。当任何一方出现严重负面危机,就会被另一方毫不犹豫地抛弃。

明星与品牌,不存在真爱

最近两年,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明星与品牌割席的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品牌方涉及到负面舆论的背景下,国内明星一般都会快速切割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合作关系。例如2019年8月杨幂宣布与范思哲终止合作、易烊千玺宣布与纪梵希解约、江疏影宣布与施华洛世奇解约、林允宣布与CK停止合作。

但是过往的例子中,一般主要是明星向品牌割席,而这次吴亦凡事件中,主动割席的变成了品牌方。对于品牌而言,失去这样一个顶级代言人又会造成多大损失呢?

一名公关人士向20社表示,一般品牌在与明星签约之前都会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而吴亦凡从2016年的丑闻之后,就一直属于高风险代言人。

但是由于国内顶流明星数量有限,其实很多时候品牌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尤其是在部分顶流明星已经签约了竞品的情况下,排他性的代言协议会进一步缩窄品牌的选择范围。一些品牌会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相对高风险的代言人。

此外,对于许多品牌而言,其实和代言人解约并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尤其是对于吴亦凡这种由明星方面造成的重大负面,品牌方面一般会有相应的条款,可以免责解约。

而在近几年品牌代言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除了少部分非常善于运营的品牌,能够将明星用得很好能带货,其实很大品牌签代言人并没有对销量带来很大转化。

前文提到的公关人士向我们表示,品牌实际上可以接受一段时间内没有代言人。因为马上换代言人意味着重新谈判,所有流程都要再走一遍,对于公司而言并不轻松。

然而在批量化造星的大背景下,其实现在流量明星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品牌方签代言很多时候也并未考虑是否合适。

一名经纪公司人士表示,其实现在很多品牌与流量明星之间的合作,都是为了单纯提高曝光度和认知度,触达年轻人已经算是最靠谱的理由了。

不管是对于明星还是对于品牌而言,其中失去一个代言或一个代言人的影响并不致命:没了H&M,还能签李宁安踏,没了吴亦凡,还能签肖战王一博。

对于明星和品牌而言,真正致命的因素在于,在一次次的舆论危机中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公众土壤。

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谨言慎行早已成为了商业社会的额外法则,尤其是在触及消费者底线的领域。

 

来源:20社(ID:quancaijing_20she)

作者:猪九诫

本文转载自20社(ID:quancaijing_20she),已获授权,版权归20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11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