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购物节作为推新的展示平台、触达更多消费者的机会,或许是品牌能够从“五五购物节”中获取的深层价值。
8月4日时值七夕,对上海的咖啡爱好者们来说,当天还是另外一个重要日子——上海咖啡文化周的启动仪式。咖啡品牌们除了推出免费咖啡、买赠优惠,还各自官宣新品、新店,带来无人机送咖啡、咖啡机器人等新奇特的消费体验。接下来,品牌还将借助咖啡文化集市、咖啡特色街区、咖啡书香在上海系列活动,让咖啡从功能饮品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刻进上海消费者的“DNA”里。
无人机送咖啡首飞
“五五购物节”作为城市性的购物节庆,释放出的“首发经济”成效在前两年已得到验证。第三届“五五购物节”已拉开帷幕,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将结合标杆活动IP的变化,品牌的首发新品、新店特色,一窥品牌如何在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收获销售额之外的深层价值。
标杆IP关注时尚、社区、生活方式,对品牌意味着什么?
对比前两届“五五购物节”,今年的标杆活动IP传承了“全球新品首发”的大型活动,关注数字消费、夜间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并延伸出专属亮点与创意。例如,今年首次推出“上海邻里生活节”“上海绿色消费季”,进一步强调“钻石珠宝文化节”“咖啡文化周”等“品类+文化”概念。
从短期角度看,可以理解为在上海包容并蓄的城市特色下,“五五购物节”既关注国际化、时尚前沿,又聚焦社区邻里、基础民生需求;希望联动各种业态、品牌,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品牌的“自嗨”。放眼更长期的阶段,这些标杆IP背后的创新业态与概念也正是消费品牌未来的重点发力方向。
结合标杆IP变化、品牌近期动态,CBNData总结了第三届“五五购物节”对品牌产生的三大影响。
(1)国际品牌在华创新的试验场
受全球疫情影响,加上国内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提高,免税店、跨境电商等渠道的冲击,近年来国际品牌的在华发展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就今年上半年而言,多个一线城市经历疫情反复,国际品牌的营收及新店、新品发布计划受到影响。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内雅诗兰黛、资生堂、阿迪达斯、耐克等多个美妆、运动品牌的亚太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LENÔTRE雷诺特法式西点上海门店停业,美宝莲、SELECTED关闭中国线下门店等一系列消息,也意味着国际品牌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上海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成为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必争之地”,首届“国际消费季”以及重启的“五五购物节”是国际品牌们进一步拓展上海市场甚至国内市场的新机会。
首先是发布系列特色新品、首店及概念店,利用品牌、产品矩阵,拓展新的细分市场。6月份以来,已有多家国际品牌率先在沪发布新品、开设特色店铺,以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为例,更新改造后的锦沧文华广场迎来意大利四大先锋时尚设计品牌Maison Margiela、MARNI、JIL SANDER、AMIRI旗舰店的入驻,这也是上海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率先于核心商圈亮相的首批高能级首店。“五五购物节”正式活动期间,欧莱雅、雅诗兰黛、优衣库、ZARA等国际品牌也将在上海推出特色新品、新店,包括旗下子品牌首进中国市场之类的大规模首发活动。
OTB旗下四大品牌入驻锦沧文华广场
(2)本土品牌发力社区经济,聚焦家庭消费升级
大多数经历了两个月居家生活的上海消费者都曾有过“跟团”体验,尽管恢复正常生活之后无需再通过团购囤货,但这一消费习惯却得以保留。部分团长的影响范围已经不止于小区内部,成为品牌、商家触达更多群体的渠道。
借助社区团购,不少依赖线下到店消费的品牌、“有品无牌”的农产品,培养起以团长为核心的社区用户,让中老年消费者体验到便捷的线上下单体验,同时触达更多年轻用户,形成线上线下联动。CBNData了解到,某美食行业商务人员拥有众多餐厅、美食电商资源,上海疫情期间组织过多次社区团购。CBNData查看其“快团团”页面发现,目前群成员规模超过4000人,吐司先生、长春堂、望蓉城、贾国龙功夫菜等品牌的团购仍在进行中。
8月份,贾国龙功夫菜、望蓉城等品牌的团购仍在进行
相比其他类型直播,此类借助本地媒体渠道、主推团长主播的带货更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社区、家庭场景。主播也会从家庭需求出发,在话术上引导关联消费。例如,在8月5日的直播中,主播将多种产品搭配,讲述了一个购买牛肝菌赠送亲人、用特色糟卤做美味大餐、餐后共同享用水果的生活场景,并调侃“如果再上架一口锅就完美了”。不过,其直播特色及选品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未来品牌发力社区团购业务时,可考虑结合沪上文化、延伸“一人住”“一人食”“人宠互动”等场景,打造出更多亮点。
“番茄商城”上架适合家庭、送礼场景的套餐与组合装
以静安区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曹家渡街道为例,街道内的延平路落户了人气餐饮、特色零售、宠物店、洗衣店等各种业态的130余家商铺。该街道还毗邻城市更新改造项目98创意园、现所,拥有众多有格调的人气网红店铺,吸引年轻人及博主打卡。
曹家渡街道的各种业态分布
长期来看,社区生活圈内各种业态交织、新老品牌融合,赋予品牌更多故事感、想象力,有利于打造出消费、社交、生活相融合的空间,迎合新一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品牌们终究需要走出流量乌托邦,进入普通人“最平凡的一天”,“五五购物节”引导的社区经济或许是品牌的布局方向之一。
(3)“品类+文化”概念流行,将产品打造为生活方式
以“咖啡文化周”“钻石珠宝文化节”“互联网青春生活节”为代表,今年“五五购物节”体现出更为明显的“品类+文化”特征,促进产品从功能性作用向生活方式价值转变。对于品牌而言,需要更深入洞察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思考如何跨界结合新潮生活理念,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美誉度。
以咖啡为例,由于其自带社交分享属性,加上咖啡豆产地、口味、萃取方法、周边产品等众多变量,增加了产品的延展性与话题度。身处咖啡文化浓郁的上海,品牌纷纷在产品、门店上做加法,结合沪上文化、电竞、露营等元素,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
Tims咖啡推出的电竞主题店及特调电竞饮品
“咖啡文化周”关键词分布
图片来源:新浪舆情通,统计时间:2022.08.06-08.12
密集的新品、新店中,不同品牌的看点在何处?
当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带来的心理满足感,难因低价而狂欢,更加牵动其神经的逐渐变成国内外品牌们首发的新品、新店。这背后实际上是三方的共赢,城市被激发出新的消费活力,品牌收获流量、影响力及好评,消费者则得到性价比、好产品与新鲜感。
前两届购物节的新品数量、规模已经证实,“五五购物节”不是单纯的促销活动,而是品牌们的“新品发布秀场”。今年我们不论数量与销量,希望从品牌的新品、新店中,发现细分消费趋势及品牌寻找新出路的策略。
拥有多个子品牌的集团性企业选择批量推出新品、新店,集中造势,从不同维度强化集团的影响力。
其中,国际品牌重点推出首店、精品店,突出门店在提供面对面服务、优化消费体验方面的不可替代性,以降低免税店、跨境电商、线上直播等近年来崛起的新渠道对品牌造成的影响,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作为时尚消费中心的上海,正是其尝试新业务的前沿试验场。

在发布新品、新店的基础上,国际品牌们还趁着“五五购物节”的热度,落地具象化表达文化、艺术感的活动,吸引用户打卡,为线上种草提供内容,再借助线上流量反哺线下。例如,欧莱雅集团将于9月份举办全球最大规模的兰蔻菁纯艺术展、羽西品牌首个美妆元宇宙孪生艺术展,同步发布虚拟偶像羽茜茜,更新品牌文化及消费体验。
本土老字号品牌则趁势发力各种新业态与消费场景,焕新品牌形象、延伸年轻消费群体。“五五购物节”期间,光明集团将上线140款新品,开设一系列特色新店,包括烘焙坊、鸡尾酒小铺、邻里集市、咖啡体验店,将烘焙、“日咖夜酒”及集市等年轻人的兴趣热点落地。同时,“光明随心订”APP与小程序根据用户需求划分不同特色场馆,配合可适用于光明旗下各个渠道的大额消费券,引导用户登录领券并实际消费,积累小程序、APP的私域用户。
“五五购物节”活动页面
上海药皂推出的升级版产品组合装
作为跨度两个月、集合各种政府及商业资源的大型消费节庆,“五五购物节”为品牌焕新、新品及新店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渠道。各级政府、商圈、电商平台发起多种活动,实现线上营销、线下场景打造的联动。以静安区为例,聚焦新品首发,区内商场将举办2022上海国际美妆节、线上美妆云直播、潮玩食玩快闪等IP活动,安排专场直播带货、新品种草、彩妆课堂、集合性玩乐空间,为美妆护肤、餐饮、食品饮料、潮玩文创各种品类的品牌提供展示机会;聚焦夜经济,UCCA Edge、久光百货将举办露台活动,集合餐饮、酒吧、宠物市集等多种业态,拓展夏季的夜间消费场景。
对品牌来说,用好官方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发挥出自身特色,结合新品首发日历、新店开业活动、创新性概念进行精心策划,思考如何让消费者实实在在感知并体验到。在销售额数字之外,将购物节作为推新的展示平台、触达更多消费者并发展壮大的机会,或许是品牌能够从“五五购物节”中获取的深层价值。“五五购物节”刚刚开始,品牌还将释放出哪些消费升级信号、为市场带来怎样的活力,CBNData将持续关注。
撰稿|梁欣
CBNData「2022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活动季」即将盛大开启
白皮书早鸟优惠 数据库会员体验资格 报告下载特权 …… 多重福利等你来领!
欢迎大家扫码入群,共同交流探讨新消费“真”相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